首页

深圳女s冷玫

时间:2025-05-29 02:18:03 作者:端午小长假深圳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69.5万人次 浏览量:77773

  联播+ 占地面积不到全国4%的长三角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版图中却占有重要地位,承载着特别的期待。

  2019年5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时明确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2020年8月,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再次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

  时隔三年,2023年11月30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总书记又一次强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四年之内,三次重要会议,都把“一体化”和“高质量”作为答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题眼。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两个关键词呢?

  这要从二者的关系说起。

  对于长三角三省一市来说,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通过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促进更深层次的一体化,二者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就单方面来看,“一体化”比协同、协调的要求更高,既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

  2014年5月,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就指出,要加强区域规划衔接和前瞻性研究,努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

  2020年8月,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结合当时的新形势新要求,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部署。

  从考察调研到会议研究,总书记明确指出,长三角地区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

  五年来,长三角地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通过优势资源充分互补、内在机制相互融合,实现了“1+1+1+1>4”的效果。

  就在今年6月24日,上海与苏州之间开启地铁同城时代,长三角核心城市间首次实现地铁系统跨省互联互通。

  此外,长三角41个城市、2.26万余家医疗机构已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居民“足不出市”就能享受上海等地优质的医疗资源。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本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已经具备条件的领域,明确提出加快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要循序渐进推进“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在百姓出行方面,要“加强各类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跨区域衔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加强三省一市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深入开展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

  …………

  再看“高质量”。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三角地区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要“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长三角地区是其中的关键布局。

  长三角一体化决不是贪求规模的发展,而是要不断提高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发展含金量。

  “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

  “要抓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长三角和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从2020年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各项要求可以看出,无论是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还是改革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都要把“高质量”作为衡量标准。

  以经济数据为例,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提升至24.2%。相比五年前,长三角地区GDP过万亿元的城市已经从6个增加到了8个,数量在全国超过1/3,同时GDP万亿元“后备军”城市增至3个。面对内外多重压力挑战,沪苏浙皖依然动力强劲,是我国最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引擎之一。

  在本次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新的冀望:

  放眼长远——

  以科技创新促发展,总书记要求长三角三省一市“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以对外开放谋繁荣,总书记表示要“加强改革经验互学互鉴和复制推广,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聚焦当下——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解决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在本次座谈会上,总书记明确强调,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潮涌长三角,风劲正扬帆。一幅幅“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的画卷正加紧绘制,一个个尽享“高质量”红利的未来美好可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在中国长沙开幕!全球专家共话近视防控未来

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法国的文学经典,下一步我打算将中国经典带去法国。我们将和法国国家人民剧院合作,将中国诗歌里的故事放到巴黎的剧场中。(完)

海南自贸港首单波音737NG飞机“客改货”业务启动

(一)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市场主体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最高检部署开展行政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涉市场主体行政检察监督案件2.5万余件,涉及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市场监管等领域,实质性化解涉经营主体相关行政争议4363件,听证3049件,开展类案监督1779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7亿余元,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受到平等法律保护,形成安商惠企合力,入选2023年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十大护航行动”。最高检发布涉经营主体权益保护典型案例3批17件,生动诠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安徽省检察院与省政府联合开展促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督察监督,助力提升政府公信力。河南省检察院与省高级法院、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会议纪要,全面贯彻行政处罚法“过罚相当”“首违不罚”等精神,明确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管和法律适用相关问题,从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层面,解决食用农产品经营者特别是小微市场主体因行政处罚引发的常见争议。吉林省检察院与省高级法院、省司法厅联合建立涉企败诉案件监督协作办法,重点推进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为企业纾难解困。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浙江、江西等地检察机关聚焦涉企行政处罚中“多头执法”“重复处罚”“同案不同罚”“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开展“加强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检察监督”“涉企行政处罚首违不罚、轻微不罚行政检察监督”“涉企行政罚款领域行政检察监督”等活动,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上海、江苏、山东、湖南、陕西等地检察机关深入开展企业虚假登记、空壳公司清理等“小专项”活动,促进“放管服”改革后市场监督管理的及时跟进。河北省廊坊市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辖区内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员,未受到市场监管部门作出的从业禁止监管措施,开展“食品安全领域从业禁止监管”行政检察专项监督,推动全市建立食品安全领域行刑衔接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准入。

中国多地作家齐聚重庆 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传承

7月下旬,线下采访启动后,媒体采访团将从山西吕梁出发,围绕“煤海之光”“‘碳’见未来”“美丽家园”等关键词,深入山西11地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省区一线采访。采访团将深度挖掘各地在能源转型、“双碳”实践等领域的典型案例、故事,真实、客观、立体展现我国积极、稳妥的双碳实施路径,和能源革命的生动实践。(完)

花式相亲,下一个真的会更好?

在梅州兴宁,“网络强村”实践团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向乡村延伸,探索数字乡村治理新篇章;在揭阳榕城、揭东,实践团手把手引导老年人使用“揭健通”小程序,助力老年群体实现指尖上的“健康生活”。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旅游与生活、文化融合 “诗和远方”更贴近民众生活

3月7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6日,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萨遭到空袭,一枚俄罗斯导弹在距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的车队仅500米处爆炸。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